东莞产教融合新样板——适应先进制造业不断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作者: 时间:2021-11-24 点击数: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大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建设世界强国、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东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肩负国家的重托。

为加快培养适应东莞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于2009年开始规划建设机械、数控、机电等装备制造专业群和物流、电商、外贸等商贸专业群,开展“中-高衔接”和“高-本衔接”,对接东莞“智能制造+五大新兴产业”全产业链。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以下几个难题:东莞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专业定位难以做到与产业升级同步;东莞中小企业多、技术差异大,单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导致培养规格与岗位要求不匹配;各专业独立发展,缺乏合作研发平台、科研创新团队和优质企业资源,专业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不强。

为解决上述问题,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专业群通过对职业教育与制造产业深度融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依托东莞机电职教联盟、东莞机器人行业协会和模具行业协会等,整合企业资源,打造东莞产教融合新样板,走出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的职教发展之路。

具体举措:

1)创新“行--三元、---四驱”育人模式:及时将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结合科研项目,科研促进创新创业,双创成果转化为生产要素,形成“产融于学、学结合研、研促进创、创转化产”螺旋上升的育人体系,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始终保证专业定位与东莞先进制造业升级发展同步。

(2)构建一企一策动态课程体系:与北京精雕试点现代学徒制(教育部立项),开发《精密数控雕刻编程加工》等8门学徒课程;与华为合办“质量技师班”(图1),开发《华为产品与物料质量检测》等7门企业课程资源包,全部在企业授课;与天域科技开展半导体生产订单培养,开发5门订单课程;与巨冈开展数控机床装调订单班培养,开发3门订单课程。教学过程结合企业真实产品(精雕产品创意设计与加工、华为电子产品检测、数控机床装配等),探索“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项目化、实践场所车间化、教学成果产品化”课程开发路径,装配20台电控箱、12台机床出厂,加工零件3000万元,真正实现精准育人,成功解决培养规格与岗位要求不匹配的问题。

1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华为技师班”开班

3)建成国家级机器视觉与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省级智能检测工程技术中心、市级视觉控制与应用工程技术中心、校级机电技术研发服务中心等四级平台,形成功能分层、项目分类、团队分组的立体服务架构,为12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孵化注册企业5个,承担纵向课题16项、横向课题49项,制订《制鞋机械》国家标准4项,授权专利114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15项,获省级科技成果鉴定3项,成功解决专业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能力不强的问题。疫情期间装备制造专业群组织12名老师、20名学生组成的抗疫小分队,分赴企业参加口罩机调试、生产(图2),为抗击疫情作出突出贡献,学生张志聪获“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抗疫小分队

4)打造东莞产教融合新样板,创新“产教融合基地、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订单班、校企双导师项目等产教融合新模式,引进企业投入3000万元建成校内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企业投入250万元建成校内“精雕工厂”,企业和行业协会投入2000万元建设校外汽车产业学院。

十年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专业群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共培养德技并修的制造类专业毕业生5000人,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本地就业90.4%(其中华为173人),教学改革获2019年度广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审:孟鑫沛;二审:唐方红;终审:李龙根

智能制造学院

20218

  • 通讯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区大学路3号

  • 邮编:523808 院办:23306078 传真:0769-2330607

  • 电子邮箱:dgzyyb2009@163.com